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经过近三个月的授课、调研与创作实践,于9月6日至9月28日在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举行成果特展。培训成果共计16项工艺美术数字化作品将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公众号“设计四合院”陆续推出介绍,敬请广大师生与业界同行关注及莅临现场参观。
作品名称:花瑶挑花图案的智能生成及数字化演绎
创作者:袁晓婧,熊巍
指导老师:季铁,袁翔
作品类型:互动装置
作品尺寸:主体尺寸:120x80cm
创作背景:
花瑶挑花是湖南省瑶族的传统纺织工艺,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瑶族挑花全凭瑶族妇女一双慧眼和巧手,循土布的经纬进行徒手操作。其立意巧妙,布局合理,图案古朴繁杂,左右对称,针法精细,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然而,社会现代化发展使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民族服饰不断被外来服饰风格所同化,而随着许多老一辈的挑花艺人去世,依靠“口传身授”的技艺传承出现断裂,该工艺也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瑶挑花图案的智能生成及数字化演绎》作品选取“花瑶挑花”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数字化采集、智能生成等技术手段辅助传统图案设计创新,旨在探寻由传承人与设计师协同设计的挑花图案和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挑花图案二者之间设计路径和成果产出的异同,并通过数字化演绎的方式再现花瑶挑花的魅力,在传统非遗文化资源与现代数字艺术创新的交织中,进行一场跨学科、跨媒介、跨时空的对话与融合。
花瑶服饰——挑花裙 摄影
数字化演绎随机生成的挑花图案
数据采集与表现:
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学习无疑是花瑶挑花技艺传承的重要难点,为了降低图案创作的学习门槛与时间成本,产出符合花瑶挑花特征与文化意蕴的成果,本次创作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快速高效地解读花瑶挑花的价值和创造更多可能性。
首先,对大量的原始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与图像处理,然后根据模型训练的要求建立图形训练集,并对训练集内的每张图片进行标签优化,形成属于“花瑶挑花”的概念集合。
原始图样经处理形成训练集
调整标签形成“tiaohua”概念集合
其次,根据我们的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大模型进行微调模型训练,通过对参数与脚本的不断调整获得花瑶挑花风格的微调模型完成测试与迭代。从第一版的风格学习失败,到模型过拟合,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且本次呈现的训练成果也仍有较大的升级空间。
模型测试及迭代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想要产出特定的图案,单靠文本描述较难达到项目要求,还需增加更多的限定条件使得产出过程变得更加可控。例如,使用ControlNet插件获得参考图的深度图、线框图和骨骼图等更多信息,再不断调整生成参数让人工智能生成更多的可能性,最终经由设计师和非遗传习者的经验性审美筛选出合适的生成结果。
基于Stable Diffusion WebUI生成挑花风格的图案
部分智能生成结果展示
作品展示:
作品通过数字化演绎的方式,探索花瑶挑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的更多可能性。展览后部区域,以展示挑花基本单元符号特征随机生成的形式,象征传统挑花图案“看见什么挑什么”的独特创作方式。展览主图区域,选取龙、凤、虎作为花瑶地区典型意象图案,以展示智能生成技术辅助生成的创新图案,并通过交互装置与参观者建立连接,观者可通过手势切换的交互形式,深度体验传统资源数字化传播的魅力。
数字化演绎文件制作过程
创作感想: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成式绘画的相关技术迅速迭代升级,在本次设计创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表现更优异的方法和工具,如动态微调模型的训练方法和Stable Diffusion 基础模型SDXL的量级提升。因此,可预见的是,在后续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可以使用不断更新的人工智能生成相关技术和方法,产出更为符合花瑶挑花特征的成果,不仅是图形质量上,且在构成逻辑和文化意蕴上都能有所突破。
作者简介:
袁晓婧
天河智通设计总监;湖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创新、非遗文化、新媒体艺术、信息可视化。曾获2021年“潇湘杯”工业设计大赛概念组金奖,拥有3项外观设计专利。
熊巍
视觉设计师、策展人,周一文化设计总监,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品牌设计、艺术表现、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与御泥坊、 bilibili、银联、Under Amour、湖南新华书店等品牌和单位进行设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