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课程回顾:郭寅曼《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与平台建设》,闵晓蕾《非遗数字文化生态的创新体系》

202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依托“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针对工艺美术及设计专业人员深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其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工艺美术保护、传承与创新。为积极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2022)中关于“加强文化数字化采集、创新文化互动体验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文化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等相关工作6月25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郭寅曼老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后闵晓蕾老师围绕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与文化生态要素开展讲座。

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环节,郭寅曼老师通过解析文化大数据平台搭建的必要性,实施目标及实践案例,系统的呈现了当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大数据平台现状,特点,当前的实践以及后续在大数据平台的拓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本次培训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和推进,主要成果的展示提供了诸多启示。

当前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型博物馆都已经开始积极实施文化大数据的相关工作,不仅展示代表人类智慧结晶的重要文物,也展示遗落在民间的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从博物馆馆藏数据来看,在过去五十年中出现了激增,然而博物馆只能展示馆藏数据的一部分,当有了数字化技术的加持,公众能够在数量级更大的空间中欣赏更多的藏品。因此,文化数字化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2017年欧洲理事会发布的《21世纪欧洲文化遗产策略(Strategy21)》,对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提出了要求,包括数据安全真实的存储,遗产的修复与增强,遗产数据的可访问性与数字协作平台等。由此可见,文化数字化在技术条件不断跃迁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数字遗产的认知。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当前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数字化平台发展现状,郭老师展示了世界范围内著名的博物馆数据,例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线下藏品超过100万件,当前线上平台展示的藏品有45万余件,占总藏品数量的50%。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其线下藏品超过230万件,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当前线上藏品数据有120万余件,包括86万张图像,占总藏品量的52%。而中国故宫博物院线上平台公开展示10万余件/套藏品,仅占总藏品数量的5.4%。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数字化进程中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在数字环境下设计国家文化数据平台,还应该考虑到如何与现有平台产生协同共创,以便与相关行业进行合作,确保文化数字化工作的可持续性,从“数据孤岛”到文化大数据,海纳百川,互学互鉴,实践库际间数据互联共生。

随后,郭老师展示了中国国家文化大数据的进程和产业生态,从文化数据库作为供给端,到文化体验的需求端,引出文化大数据的开放倡议与数据标准体系。建立数据标准体系是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相关学者,文物爱好者与大众下载相关数据时能够提供统一,准确,全面的内容,将有助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互联共创。当前网络环境中描述数字资源内容所需的最小元数据元素集是DC都柏林核心结构,基于都柏林核心标准,还有CDWA艺术作品描述类目,更符合艺术与设计研究者探索内容的例如外观,材质,计量,背景,展览等元素描述,而Getty词汇表则更详细的给出了不同元素属性的描述标准。

在元数据描述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文化大数据平台的汇聚,实现海量数据的互联共生,“欧洲文化图书馆”给出了可参考的案例。即通过数据标准的统一,集成欧洲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馆藏图书于统一平台,通过链接多个数据库实现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数字平台建设。谷歌艺术与文化更是集成了来自80个国家/地区的2000多家文化机构的宝藏,使藏品背后的故事和知识触手可及,同时谷歌也通过开发相关工具,帮助机构免费实现在线数字化,在线管理和发布藏品。

通过回顾文化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比较国内外不同文化数字平台的功能属性,类型与建设现状,引出关于文化大数据平台中的图像标准与使用体验。另外,文化大数据平台所需的高品质图像不仅是指关于单个藏品的高清图像,还包括多个数据之间所呈现的整体视觉化展示,帮助使用者在更宏观,整体的框架下既能便捷的获取数据,也通过视觉化的展示增强文化体验。由此,郭老师提出从内容可及,情境可及到互动可及的三重数字文化的可及性与用户体验,通过汇聚海量数据,创造性的呈现信息,使用户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获得文化相关知识,最终实现融合用户参与的文化创造。最后,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中国设计风格的经典文化元素及原型数据库研发》为案例,为大家展示数字赋能文化创意的关键技术与核心功能,即通过数据采集,纹样生成,自动标引,智能查重,文物修复等工作帮助用户触达数字文化资源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使用户通过数字平台能够获得更详实的文化数据,实现创造性的学习与体验。

同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后闵晓蕾老师围绕文化大数据平台构建,对非遗文化的复杂问题,核心价值,生态要素,与数字化转向的创新设计生态进行了系统的解读。讲座从一系列“黑化”非遗文化的社会现象开始,指出社会转型的特殊时代背景,回顾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几个关键时期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与相关政策影响,进而开始将转型设计的概念提出,并罗列了当今设计研究前沿对转型设计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焦点。当前中国特色国家遗产分类体系尚未成形,但从国家非遗保护的关键节点中可以看出,作为世界范围内具有非遗代表性项目最多的国家,我国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非遗保护管理与制度体系。在中国,非遗不仅是文化概念,更是在美丽中国,城乡结合,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重要战略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参与和引领作用。

然而,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技艺所涉及的“身体记忆”或“隐性知识”是深度嵌入在传统手工艺制作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传统工艺实践的核心。在工业化的强势冲击下,手工技艺在某些生产节点开始被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制品或定制化当代3D打印所取代,手工艺人本身的经验知识被逐渐“剥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空间也不断被挤压,被保护政策“圈养”的非遗产区及手艺传承人,如何实现破圈?闵晓蕾博士从本体层面,关系层面与发展层面给出了层层递进的解析,并指出需要了解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实现创新的传承。因此必须引导身体记忆向内生的创造力迈进,从分散异构推向系统的组织,从文化间性向协同创新扩展。


要解决这些棘手的矛盾与问题,了解文化生态理论,已经得到实践的保护措施与国家出台的相关保护政策并明确当前非遗文化保护的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系列图文并茂的梳理之后,闵老师以“夹江造纸村”,“道明竹艺村”两个非遗手工文化保护案例生动的展示了保护的途径,具体措施与现状,也以此为例深入解析非遗手工艺的文化生态要素,包括空间要素的变化途径,文化生态的特性与关联。最后,在集合多个非遗保护案例的基础上,总结非遗文化保护到数字化创新生态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以数据,工具与创造为焦点,深入浅出的进行了分析与发散,以宏观视角为文化数字化的转型与创新提供了系统性的观点,同时结合具体实践项目,对进一步实现围绕非遗手工艺文化保护开展的社会文化创新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两场讲座紧扣国家政策与实践现状,围绕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社会文化创新的生态要素,从多个视角对当前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型体验设计提供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参考框架,在场学员也针对讲座中出现的案例和观点与二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