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课程回顾:丑宛如《文化元素之设计转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

202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艺美术数字化采集与互动体验设计人才培训》旨在对工艺美术设计类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跨领域专家授课与数据采集实践等形式,培养学员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创新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为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加强文化数字化采集、创新文化互动体验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文化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等相关工作,邀请全国各地设计与跨学科专家进行专题讲座。7月3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丑宛如老师,围绕现代商业化语境下,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以文化元素之设计转译为题开展讲座。

丑宛如老师作为设计师与设计教育者,从文创产品的商业价值表达,传统文化特色与设计思考,传统元素在生活情景的表达,结合其多年在设计与教学一线的真实案例为大家讲解了如何利用设计思维成功的将文化意涵通过产品普及到更广泛的领域,同时强调,对于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设计应加以提取其隐性思维和显性形式,适当的转用为设计语言融入到现代生活。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区向来是文化元素转译为文创产品的重要阵地,是根据馆藏文物及艺术品进行衍生产品的创造,创新和创意开发。其承载着博物馆的文化和理念,并以其通俗,实用和可流通性为访客带来消费满足感,激发访客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增加访客接触博物文化的紧密度,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然而,单纯的复制黏贴文物符号很难与当下的生活产生联系,通过设计的优化使人们透过审美体验和个人审美能力获得重新认识人类历史与文化传统,而不是单维度的将博物馆文物作为束之高阁的静态作品去理解,才能使传统在当下重获新生。例如“山水画仙草冻”,将传统国画中的山水元素与食物模型与食用方式相结合,奶昔的倾倒过程使山水以食物的形式呈现,巧妙的撷取了水墨的文化意象又兼具了经济价值的考量,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那么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巧妙地运用设计的思考来转化文化元素则成为设计转译的核心问题所在。丑宛如老师将文化分为五个系统终极信仰观念系统规范系统表现系统行动系统与其他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道德与艺术”的关系,并借此体现个人与世界的动态关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应关系设计师在进行与文化对象相关的设计时首先要对文化产生深刻的认识,借由文化中的转用、“意”的延 “神”的承传等手段,将有助于用户对文化经验进行创新性的理解与沟通。因此,丑老师提出了设计师在现代生活情境下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对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人应思考不同的行为模式与文化体验。就现代生活的当代风格意义而言,文化不只是认知,更在于人的体验。各种文化传统都需要透过设计的诠释与创造,才能够真正进人现代生活,只有进入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才能使更广泛的用户通过参与体验和消费来实际分享文化创意。因此设计师尤其需要正视现代生活,并基于全球价值与普世风格的特点,善用文化资源与传统特色,从而体现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创造力。即平衡“当代”的生活使用、揭示 “存在”的具体方式、重立“差的美学语言。

随后,丑老师通过多个实践案例,为学员们讲解文化对象在设计中具体的四种应用方法:(1)文化意象符号的创新诠释;(2)新文化观与传统技艺功法;(3)传统文物观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制;(4)文化抽象思维与设计转译

如作品“重现马王堆”,选出五件马王堆出土器物,设计统一器物的直径,然后切割为14件独立的组件,使不同的组件可以自由的切换,组合,从而衍生出更多新的器型并十分实用,该作品也获得了第三届“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与应用”类金奖。再如“品竹静心扩香精油”设计,以 竹林的意象设计扩香枝,玻璃瓶身的七贤士与扩香枝前后呼应,营造七贤士寄情于竹林下的悠然氛围,巧妙的将现代香氛文化与传统的竹林七贤故事相结合,通过嫁接两个时代的意境,使两种美感在现代生活中相遇。讲座中还展示了传统技艺在不同材料属性之间灵活衔接,不同材料之间的搭配,结合现代生活风格进行更简约,抽象又兼具实用性的设计案例。

最后,丑宛如老师提出 文化元素设计转译过程中,不仅要找出“文化代表性”的叙事,器物,人物,景观,还要找到具有“文化特色意象”的图像,抽取视觉元素,并撷取其中的文化意义,通过主题的定位和聚焦,要由点及面的形成品牌和系列,使其文化意蕴成为能够被感知和传播的文化价值。在文化认同体系的前提下,探究传统文化的设计创新应用,须着眼于现代生活的具体处境。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