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论坛回顾 | “新工科·新设计”学术论坛第五期

2021年1月9日,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新工科·新设计”学术论坛第五期以线上直播形式如期举行。“新工科、新设计”学术论坛第五期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湖南大学4所高校的学术界专家,以及来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集团的产业界专家。各界专家一起深入研讨交流,聚焦智慧出行领域,共同探索未来交通中的机遇与挑战开创新工科新设计时代智慧出行行业的创新发展之道。

开幕致辞:赵江洪


赵江洪教授对整个“新工科,新设计“系列论坛前几期进行了简要回顾,介绍了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发展以及“智慧出行”研究的新阶段、新动向,解读了”双循环驱动”模式下的设计教育、设计产业、设计研究,以“时间的链接”与“空间的跨越”为论坛开篇,从宏观的角度展望了未来智慧出行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度以及更多的可能性,探索智慧出行设计与技术如何赋能交通建设,以及以汽车设计为基础的智慧出行设计的突破与发展。

01:徐世伟

多学科融合设计助力高品质智慧出行

来自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徐世伟教授首先介绍了实验室结合汽车工程领域的重大需求,多学科融合设计助力,开展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工作,目前已成技术水平领先、研究手段齐全、能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国际先进水平汽车设计制造创新平台。

随后从汽车结构设计与材料优化角度出发,讲述了在用户对汽车舒适度、安全性、便捷性的需求不断提升背景下,研究车身结构制造技术与材料加工发展现状与趋势,徐主任结合从事的工作案例与经验说明了不同制造工艺、材料和设计理念对汽车车身的轻量化,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多学科融合,工程结合设计思想,设计助力工程的必要性,强调了设计介入后对车身结构与材料加工优化的重要性,实现了新的研究与生产模式,达成了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的目标。

在分享的最后,徐主任对工程融入设计思维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展示,他提出车身结构制造技术、材料加工和汽车造型设计互为依托,工程可以更好的协调汽车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从而达成提升产品价值,进一步实现高品质智慧出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以智慧交通为未来发展重点之一,为以智慧座舱为代表的交通生态产品设计提供强大的工程技术主持,从而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智慧交通创新平台。

02:严扬

城市车辆级别创新的思考

来自清华大学的严扬教授从四个方面展开讲述和分析,以探索城市车辆未来创新的思考方向,分别是:浓缩的中国汽车时代、社会大概率发展趋势及其对交通发展的影响、自主性出行与车辆级别创新、中国城市个人自主性车辆级别创新的思考。

概述了我国的汽车时代发展状况,总结了汽车所集中的“爱恨交加”,从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专家层面分析了汽车产业发展、满足个人出行、满足城市规划发展的利与弊。阐述了社会大概率发展趋势的“都市群”化和影响——多层次、多模式巨量复杂交通流的形成;日常通勤的城际化、换乘效率变得更加重要。分析了社会老龄化对交通所带来的影响、“自主性”出行的内涵,以及现有车辆由于效率低、性能不足等无法满足自主性出行要求,结合欧盟委员会制定的Vehicle Categories中的Category L观察了世界为自主化个人出行的尝试。

最后,总结了车辆级别创新的道路资源、出行需求、交通环境、准驾资格四大影响因素,指出:需要进行车辆级别创新即涉及到中国城市道路资源、中国道路设计规范、一系列的基于现实需要的自主出行需求以及准驾资格的界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协同创新。公共交通的发展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个人自助出行需求,在小汽车、摩托车以及资兴车难以成为合格的个人交通工具时,其能够极大地满足日常室内出行需求的空间配置、显著地节约道路与停放资源以及显著提高换成效率,达到缩短换乘、即停即走和实时交汇的目的。如何安全并保证整个城市的出行效率,更有预见性的创新需要多方面有实力的参与者进场开展“降维打击”。

03:王建民

智能汽车车外交互设计与评测

来自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用户体验实验室、汽车交互设计实验室的王建民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智能汽车车外屏交互与评估”主题演讲。王教授首先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现状,2013年至今,同济大学用户体验实验室/汽车交互实验室着重于驾驶员认知和行为研究、智能汽车HMI设计与评估、智能汽车前瞻性服务设计、智能媒体设计等领域,目的是用交互设计的理论方法探索用户潜在需求,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体验竞争力。从研究维度来看,智能汽车HMI研究被划分为人、车、车联网+5G、IoT+Internet五类主题。以座舱内的新型信息交互设备AR-HUD交互设计为例,王建民教授与我们探讨了“当视野放在车内时,我们期望的发展机遇是什么”。并进一步提出问题:“未来的城市系统是什么样的”。王教授指出,从车外视角审视汽车交互时,车外屏交互成为重要的议题,车外屏是汽车外饰特别是车灯的延伸,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为车外屏赋予了更多的场景和可能性,车外屏时智慧出行的需求之一。目前,车外屏的现有设计聚焦于内容、形式和情感功能三个方面,所使用的方式主要有屏幕+灯光显示、安全性相关或对用户的问候。通过用户测试实验,可以评估和得出适宜或不宜使用的车外屏交互信息的表示方式。王教授报告了一项研究工作,针对智能汽车带来的信息传播与媒体互动,通过研究人与车辆的沟通互动,探讨了车辆如何在新的设计空间中利用交互媒体进行情感交流。最后,王建民教授给出了实验环境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反思和建议,为同领域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04:丁剑

对未来出行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鲁迅美术学院丁剑教授指出在汽车行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吸引到了其他行业的高度关注。首先,通过分享华为公司、恒大汽车设计天团、Apple Car等造车新势力的案例,丁剑教授向我们解读了汽车行业正在面临的历史性转折。例如,华为公司打破行业壁垒,通过提供的一系列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以及云服务等方面的新科技、新模式,正在助力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造好车”。 进一步地,丁教授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聚变科技时代,一个Covid-19肆虐的时代。新冠疫情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颠覆现有很多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形式,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都将面临巨大挑战与变革。”

由于有更多学科交叉的机会,设计专业在综合类大学的发展是很有优势的。而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在学生的技能、感知力、艺术修养的培养上存在优势,盛产有工匠精神的设计师,原始优势可能会成为羁绊。但是,随着思维的转变,美院设计教育也发生了转型。在报告最后,丁教授通过介绍其所执导的学生团队近年来积累的大赛获奖成果、设计实践案例和校企合作经验,向我们展示了鲁迅美术学院如何做出转型和创新,丁教授还提出,未来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交叉学科,打破壁垒,打造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讲好‘中国车’的故事走出一条具有民族自信、民族特色的汽车设计之路”,给予了广大设计专业学生、从业者以及设计教育工作者强烈的启示。

05:邵景峰

设计驱动-转型时代下的汽车设计拓展

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先生首先以商业和企业的视角为我们介绍了当前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继而对未来汽车设计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应对后疫情时代和技术革新等多维冲击下,汽车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决策时,需充分考虑三年后的稀释效应,进行更具深度与广度的思考。

设计对组织有更广泛的影响力,设计越靠近战略层,驱动力越强。初次设计探索要可管理,可定义,可复制,进而可优化。复制成功的次数越多,改进越多,设计驱动力越强。如何提高效率品质,降低风险浪费,是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

接下来他从深度和广度的两个方面,探讨了转型时代下的汽车设计拓展。在深度方面,设计驱动力体现在设计范式的创新,提出了未来应通过校企产学合作的形式,输出中国价值观下的设计方法论;在广度方面,要研究商业创新,要做到从输出设计方案到输出设计资源。设计作为企业战略愿景的可视化呈现,应辐射更多领域和场景,提升企业价值。

最后展望了上汽的未来发展,要以设计驱动为重要支柱,把上汽打造为特大型创业国企。

06:黄宁

在智能出行时代来临之前

现任吉利设计中心中国区副总经理黄宁先生,耕耘于中国汽车设计工业19年,积累了长期的国际品牌整车产品开发全流程的经验和技术。

黄总将智慧出行时代分为两部分进行讲解,分别为“愿望”与“现实”,并表示首先,智能化的移动交通网络出现,对于用户的行为影响巨大,并且使得用户对未来的交通出行方式有了前所未有的期待,用户对于所谓交通工具的期待,已经不能再回到所谓的“燃油时代”。而对于汽车设计企业来说,如果仅仅是将现有的所有先进技术塞进车里,是远远不够的,车企所能做到的,应当是将所有的先进技术,以人性化的方式,组合到一起,这样才会得到用户的肯定。

同时,我们的智能技术并未能做到完全的革新,甚至我们的汽车普及率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时,而且新时代的消费者更加的务实和有主见,虽然电动车使得视觉信息的传播变的更加迅速和广泛,设计的迭代速度加快,但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内燃机汽车产品和电气化产品仍然将共同存在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完全停滞在原有的物理人机交互层次,人机交互的顾客户体验期望早已从原先的模拟物理控制转变成虚拟数字化控制,所以我们应当在“向前走”的同时,关注更加实际的设计方向,在今后的设计中,更加关注消费者对于智能化期待的回应,在燃油车与电车两个领域同时满足用户需求,做用户的第一台智能车。

07:赵丹华

赋型与动作—探索未来智慧出行中的双重意识

湖南大学赵丹华教授的报告主题题为“赋型与动作—探索未来智慧出行中的双重意识”。

赵丹华教授首先提出,当下对于智慧出行模块的主要关注点,应当在探索未来智能交通网络的可能性、多情景出行体验与参与性感官体验上,并基于智慧出行方向前身、学术研究成果和设计实践三大部分对探索未来的方式方法进行了阐述。

之后,赵丹华教授将未来的智慧出行设计思维诠释为“赋型”与“动作”,以上层理论“赋型”(场景、价值、效用)为指导,通过“动作”(技术、场景、情感)将设计研究未来的智慧出行范式转移体现出来。

赵丹华教授将求真与求用研究归纳为“赋型”,将设计架构与设计实践归纳为“动作”。具体而言,将未来智慧出行设计场景化,并分为四大模块进行发展,分别为多模态自然交互、数字造型设计创新流程、交通生态系统与动态体验评价体系,并就这四个方向进行了一一详释。

面对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和技术变化,提出双重意识的架构思想。为智慧出行以及智慧座舱的未来发展,创新未来出行体验,开拓了新的设计策略和探索方向。

结语

本次论坛“链接·跨越,智慧出行”学术论坛,邀请了来自学术界及产业界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聚焦未来智慧出行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跨学科多元的交流和思考,探索行业创新设计之道。论坛主题涉及到多学科融合驱动的出行领域发展、架构层面的出行创新思考、出行转型时代下的设计驱动等丰富的前沿议题。“转型”、“未来”、“时代”等是本次论坛中多次被探讨的关键词,各位专家学者站在不同的立意角度分别对未来智慧出行进行解读,提出在全新出行时代来临前夜的见解,并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发展建议。本次论坛对智慧出行领域的跨界思考,对设计、材料、车辆工程、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建设具有极大的先锋意义,鼓励学生、设计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工程师等多领域、多行业人员在时代转型期做出大胆的探索,为未来出行的突破和革新贡献力量。

“新工科、新设计”论坛将持续举办,每期将有5-6位学界大家、业界精英、青年才俊进行主题分享,敬请持续关注。


文字:戴宁一、张瑞佛、薛仲杰、王舟洋、辛灏、高翔

编辑:戴宁一、高翔

校对:张瑞佛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