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我院联合《生态经济》杂志开设“生态设计”栏目

  

      我院与《生态经济》杂志联合开设“生态设计”栏目并于2021年第5期《生态经济》正式开栏。

      “生态设计”栏目作为学院“可持续与生态设计”新工科教学模块在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新平台,将面向国内外可持续、生态设计、绿色设计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征集高水平研究论文,希望为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期可持续设计解决方案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共同发声的学术阵地。

      开栏首期刊登了季铁院长的开栏语和俞准、张军两位教授的文章。其中开栏语高度概括了生态设计如何参与国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使命,也是对整个栏目和可持续生态设计新工科研究的寄语。

      建设和营造一个更可持续的社会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跨越三个世纪,从“可持续”(sustainability)概念的萌芽到“新生态”(eco+)思维的融合,“生态”的概念逐渐沿着非线性的复杂路径发展。基于联合国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计划”等行动纲领,我国也形成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治理体系框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演进和深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显示出充足的宏观驱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关键路径。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的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的重要原则,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生态观,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格局”阶段,对我国生态体系建设有了明确而具体的部署。面对“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短期目标,以及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我国亟须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在此过程中,设计如何参与?目前创意设计基本服务于现代服务业,过度追逐城市集群的消费经济,缺少面向资源开发利用、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经济转型的系统集成设计参与。尤其是在传统资源依赖型产业(矿产、海洋、林草等)领域,设计的参与程度极为有限,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技术与设计服务整合,于是,“生态与可持续设计”逐渐获得社会关注和广泛共识,成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话语之一,在资源整合、关联协同、流程优化和系统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计,在“三新”阶段,我国生态设计主要任务将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面向能源结构调整的生态系统创新设计。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压力下,我国亟须转变能源结构,加快实现从“煤炭驱动”转向“新能源驱动”的跨越。以生态资源重构为目标,开展用能服务系统的智能化、可视化、人性化的系统规划组织,形成能效比高,可持续、可复制、可操作的生态设计工作方法和实践模式,提高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融合发展能力,实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辩证应用,推动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面向后疫情时代集聚空间的绿色协同设计。“以人为本”是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在后疫情时代,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工业化基地、文旅综合体、公共文化空间、地方交通枢纽等集聚空间的建设正在逐步加快,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产地投入与能耗高、功能定位单一、业态融合创新乏力等问题。结合地域文化、用户行为和生活方式研究,重新思考人与建筑、交通、自然等场景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土地管理设计、交通流动设计、商业与共享创新、融媒体与信息集成、环保与应急机制保障等“绿色协同”的方法来优化“生态、空间、信息、服务”的整合,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生态经济项目,构建能够满足多方需求的服务体系和行业标准,营造人文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人文生态空间。

      第三,面向消费模式转型的可持续产品与服务系统。除了转变能源结构之外,从“高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到双循环驱动的高质量“共享消费与服务”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也是降低我国碳排放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产品开发层面,无论是农业产品、工业产品或服务产品,都需要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中贯彻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以实现降低能耗、循环降解、节能环保的生态目标。在业态创新层面,亟须积极开发新的共享服务模式和新消费业态,以不同行业的绿色设计标准均衡考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共享经济、文旅融合等绿色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保障个人消费需求的持续满足,输出能满足人、社区和城市生态智慧化发展需求的产品与服务系统。

      综上所述,面向2035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能源生态系统—绿色协同—可持续设计”的设计参与路径中,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人文体验、设计标准、产品服务系统、消费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被不断重构,通过“以点带面”的多元化微循环,能够构成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在此大背景大趋势下,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生态经济》期刊联合设立“生态设计”专栏。设计学科的发展注定需要追逐热点,但发现“盲点”,在“不充分、不平衡”的状态中,甘坐“冷板凳”,冷静思考“可能的未来”,在祖国大地上验证“设计的力量”,更为可贵。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稿,在此专栏中携手走向设计的可持续未来!

 

——以上摘自季铁教授开栏语

      作为“可持续与生态设计”模块新工科研究的初期成果,俞准教授的文章《跨学科视角下智慧城市住户行为节能综合研究框架设计》以用能行为作为切入点,基于跨学科视角对智慧城市住户行为节能劝导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科学合理制定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梳理了智慧城市住户行为节能总体研究思路,设计了相应综合研究框架,并对应用该框架所面临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成果可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和住宅建筑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张军副教授的文章《生态文明视域下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演进与转型思考》梳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设计学科引入并结合生态理念和系统性思维方法的演进路径,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生态理念与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关联,探索其中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主导性逻辑,提出从单体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趋势,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分析可持续转型趋势和创新设计需求,尝试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可持续设计发展思路和转型方案。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