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设计的未来考古学|2021年春《设计批评》课程展览回顾

      2021年4月16日至19日,设计艺术学院桃子湖D1展厅迎来了三年级本科生《设计批评》课程展,这是该课程成果以思辨性、批判性设计的形式进行展示呈现的第四年。 “未来考古学”曾经是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对于未来乌托邦讨论的主题,黑川雅之也曾从未来考古学的视角对当下的商品设计进行了探讨,提供了人们对于未来设计可能性的极大想象与反思空间。今年的课程以《设计的未来考古学》(Archaeologies of The Design Future)为主题,则立足于当下,深入研究设计现象背后复杂的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等权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意的”(preferable)未来,展开思辨性设计创作。在张朵朵、孙帅老师联合授课及指导下,109名来自2018级的本科生同学,分成31组,围绕“赛博世界与空间政治”、“消费景观与生存焦虑”、“性别麻烦与生命尊严”三大版块,展开了研究与想象。

      开展当日,何人可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刘梦非老师和部分企业专家也对各组同学的汇报进行了深入点评。相比于前三年的“设计作为一种思辨”展,今年同学们的创作形式更为多样化,从电子游戏、互动装置、思辨式产品到视频不一而足,整体作品不仅更强调交互性,还出现了运用“事件”(event)方式进行观念表达的作品,呈现出较为深入的思考。展览期间,来自于2020级的90余名研究生还集体参观了展览,与本科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部分学生作品

《调控生育》

燕杰妮、刘韵涵、王梦阁、张力扬

      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加剧的全球性问题映射了人类未来的潜在危机,从设计的角度来传达这一危机的状态,并以批判式设计的逻辑方法提供“解决方案”,以便危机被戏剧化的化解。“咚咚咚……”小组创设了一个在未来人生育能力全面退化下拥有顶尖科技的Vita生育技术公司,公司 具有生殖细胞培养机、胎儿孵化机、胎儿储存器等设备,提供孕育胎儿全过程服务,通过与官方组 织Birth合作,根据人口年报严格控制本年度出生数量,人口高于预期时实施摇号生育政策;低于预期时从公司生殖细胞库取出符合要求的细胞进行孕育培养,孵化的小孩将投放于孩子股,通过购买、转让等行为满足部分人养老所需。我们试图借此引起人们对生育调控明显的利益化倾向、短时机械、过度依赖数据地多增少减和现代社会少子化趋势下,其赋予生育以应对老龄化社会保险与手段意义的思考。 

(上图为展览现场)

(上图为生殖细胞储存机)

(上图为胚胎发育机,直至胚胎的脐带发育完善后会对其进行转移)

(上图为胎儿培养器,当胎儿脐带发育完善后可以在这个培养器里培育)

(上图为公司展示和领取区,当孩子培育十个月成熟后会通知"父母"来领取)

 

(上图为孩子成熟后家长将其领回家的产品)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蓝丰、王雨乐、谢雅婷、闫乔

      我们的欲望其实质是由幻想做支撑,想要获得美好的体验实际上只想要其中与幻想一致的那一部分,就犹如“一种没有X的X”,即无脂肪的奶酪、无咖啡因的咖啡、没有酒精的啤酒……

      我们从去年爆火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现象深入,探讨“符号溢价”以及“现代社会消费主义”,通过 我们的设计,引发人们对于符号消费的思考。通过营造一个营销事件,以无孔不入的生活渗透,让实验对象相信我们虚拟品牌的真实,并记录下他们对此虚拟奶茶的真实反应,最后在展览时揭晓,以戏剧性的事件来批判当代社会对于品牌符号的溢价消费。具体我们的批判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构建的虚拟奶茶品牌是同一种新的品牌理念与旧的品牌理念对立,从而批判消费主义,但新品牌的建立本质还是为了割韭菜。这一层是用来讽刺现在层出不穷的所谓各种“后消费主义”、“极简生活”等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品牌营销。第二层是用一个虚假的、不存在的奶茶品牌来测试“品牌”究竟是什么?我们去掉主体、去掉中心,反而只留下空有其表的品牌外壳,即它的文化、包装、营销等等,来研究是否这些与品牌生产对象(他们的产品本身)无关的外壳才是品牌的本质。第三层将消费者纳入其中,打破营销中的权力关系,记录掉入陷阱的消费者的反应。

 

《月球光明监狱》

李俊璋、郭昊闻、潘舒宇、陈家荟

      未来人类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知来源于不断重塑、矫正自我的生命行为,常态的规训与惩罚成为非文明的原始行为。在地球重度核污染,人类开始移⺠火星建造“光明城”的背景下,人们认为报复犯罪是一种原始的观点,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浪费,不利于图所有人的幸福,因此一座以人道主义改造为目的的监狱诞 生了。《光明监狱》讲述了在游戏主人公卫明不甘愿继续在地球上当一名穷苦的拉近分拣员,从而 犯罪进入新建成的人道主义监狱——月球光明监狱,接受人道主义改造的故事。然而在看似宽敞舒适的单人囚室里,大到好梦睡眠舱,娱乐健身球、电子图书馆,小至一餐一⻝,落地窗外的⻛景,全息的植物培养器......每一件都是他定制改造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改造计划以把犯人改造成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目标,通过未来的科技实现了矫治主义的设想的手段,即从心理学、生物学、脑科学等出发,对犯人的道德观念、职业技能、甚至生理属性进行矫正改造。只要通过了出狱测试就可以出狱...... 玩家将以主人公的视⻆体验改造的过程,做出选择,探索被改造者不同的命运结局...... 

(上图为展览现场照片) 

(上图为游戏截图)

《药丸:医疗背后的权利秩序》

张瀚文、⻰奥莎、王段乃昱

      精神病患者在强制镇定剂的作用下从“病态”转换成“常态”,由于其副作用而具有再造“病人”的嫌疑。疯癫与文明、病态与常态之间的转换,强制镇静是否是唯一出路?

寄宿于现代医学的精神病学:谁有权决定谁有病? 在围观者看来使患者镇定的疗法究竟获益的是患者还是他人?我们试图用科学“治愈”生存、维护健康,却也可能遗忘了生命本身的内涵远超出单纯的生理机能。希望你保持思考,保持批判,清醒地看待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任何药丸,然后在独立的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病。

 (拍打电视,推动故事)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为了最大可能地使人类获得快乐和舒适,安逸和幸福,避免过度折磨自己,不恰当地衡量自己,我们将采用可靠的医学手段和严密的科学体系来指导我们合理恋爱,使爱情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严格杜绝情感的滥用带来的种种弊端和无用的浪费。”

 

(结婚证内页局部)

《从“网抑云”看消费情绪现象》

江雨航、魏煜雯、程乐

      互动游戏《云城之下》在网络环境中情绪消费系统的基础上,以“网抑云”现象为原型,探讨人、情绪、平台的关系。我们构建了一个发生在“云城”的故事。在游戏中你作为云城中的一名记者,在墓地悼念朋友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墓碑和行为诡异的黑衣人,以及一个名为“希希”的少女的离奇死亡。此间种种线索都指向一个地方——云上酒吧。于是你只身前往酒吧,试图找出这背后的原因。玩家通过体验剧情,深入了解网络环境中情绪消费系统运行的机制和对人造成的影响,以此引起玩家的反思:我的情绪真的完全由自己掌控吗?剧情的不同支线结局指向真相的不同部分,然而只有其中一种结局阐释了隐藏在云城之下的真相,玩家需要尝试尽可能多的选择。

(谨以此海报致敬电影《寄生虫》)

 

(以上为部分游戏内场景和实机演示效果)

《猫咪商品化与物种主义》

陶霁霓、杨佳伟、邓则灵、任婧轩

      宠物作为家人、伴侣的替代品,其存在的实质是由于人类主观审美的癖好,生物技术的革新为宠物的工具化提供契机。

      人类对动物的暴行存在已久,但由于这种现象过于普遍,人们常常对此熟视无睹。猫咪生命试用小组通过提出猫咪的试用装概念,将猫咪极端商品化,体现出一种十分根深蒂固的物种歧视观念。通过这种辛辣的讽刺,我们试图让观众察觉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物种歧视现象以及物种歧视的荒谬和可怕,从而引起观众对物种歧视思想的反思。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