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论坛回顾|“新工科·新设计”学术论坛第七期精彩回顾

    20211月25日下午2:006:45,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主办的“新工科·新设计”学术论坛第七期以线上直播形式如期举行,也是本学年该系列论坛的最后一场。本次论坛由学院数字文化创新方向的肖懿教授主持,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学院的专家教授,一起深入研讨交流。本次学术论坛以“数字文化创新”为主题, 探索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数字文化内容创作、传播、呈现与应用的新方法与实践路径。近五小时的B站直播,吸引了大量在线观众及对相关议题的热烈讨论,高峰期达到了1.5万人。


开幕致辞:季铁

    首先,季铁院长代表学院对各位嘉宾、在线的专家同仁和学生们表示了欢迎。进而,他对本次论坛的主题和期许进行了阐释,即如何在当前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下,进一步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通过设计、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文化产业方面的专家的协同合作,对十四五规划期间,对我国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展开讨论与展望。


01:刘永进

面向多风格肖像画的人工智能媒体艺术创作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刘永进教授,他的题目为《面向多风格肖像画的人工智能媒体艺术创作》。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围棋等具有确定性规则的博弈活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具有主观性、抽象性、规则不确定性、信息动态变化的艺术创作领域,人工智能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刘教授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图像风格化,从肖像画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入手,展示了其团队近年来如何由易到难,从使用成对及非成对训练数据、艺术家精细风格、GAN理论模型到多风格肖像画生成算法的研究思路与发展过程,并向听众充分展示了未来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深度结合的发展潜力。

 

02:费俊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

    紧接着,中央美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的费俊教授带来了题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的演讲。费教授聚焦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演绎,特别是强调整合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超级用户体验(Super UX)来挖掘文化遗产,并从内容、体验和产品的三个维度阐释了数字化演绎的模式及方法。随后,费教授深入解剖了“城市即博物馆”、“时间的形态·京剧”、“大兴国际机场·飞鸟集”、“北京世界园博会多媒体透景壁画”、“今时今日安仁”戏剧秘境、“东方智美”国宝数字体验展等系列经典案例,与大家分享了创作背后的设计思路与心得。


03:王之纲

从“空间”到“场所”:沉浸式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

    第三位演讲者是来自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他以《从“空间”到“场所”:沉浸式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为题展开了演讲。他从“场所精神”入手,探讨了如何通过新媒体艺术,通过新形式重新创造体验,赋予空间新的意义,实现从“空间”到“场所”的转变。并进而通过上海佘山世贸洲际酒店的“回响”、北京兆龙饭店的“城市记忆之北京”、“和平精英·四圣聚吉”等项目实践,系统地阐述了这些沉浸式新媒体创作作品的思路。


04:陈洪

新时代的文化+科技标准创新

    第四位演讲者是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副教授陈洪,他的演讲题目是《新时代的文化+科技标准创新》。陈教授从标准对当下数字文化产业的价值作为切入点,并从文化资源数字化与文化内容表现与体验两方面深入对当前数字文化领域标准规划情况展开了介绍,同时还详细列举了ITU.T T.621、AR博物馆等国内外已发布和在研的前沿数字文化标准。

 

 

05:马利庄

基于AR/VR的虚拟预演——人体姿态技术

    第五位演讲者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特聘教授马利庄,他带来了名为《基于AR/VR的虚拟预演——人体姿态技术》的报告。基于人体姿态分析从而实现虚拟数字角色的智能化控制与交互,如今已经成为了当代影视虚拟预演技术中的前沿研究领域。马教授的报告从计算机视觉技术入手介绍了单帧3D及时序3D人体姿态估计、Avatar驱动、基于可微分渲染的人体重建等多项人体姿态技术及其应用,并分享了和影视创作与在线娱乐相关的人体姿态分析,包括人脸表情、行为姿态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06:尼克·布莱恩·金斯

声音交互设计探索

    随后,第六位演讲者是来自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交互设计专业的教授尼克·布莱恩·金斯(Nick Bryran-Kinns),他的报告题目是《声音交互设计探索》。不同于通常聚焦于视觉的交互设计研究,尼克教授主要关注声音——这种具有沉浸感、引人入胜、可承载文化意义的交互媒介,介绍了其十多年来针对声音交互设计方法的相关研究,并阐述了如何通过将声音、交互设计和物理计算相结合,所创造的相关社会设计案例。随后还结合与我院“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的相关研究,探讨了跨文化研究背景下的声音交互设计及相关的设计和评估技术。


 

07:冯伟

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当信息技术遇上文化遗产

    第七位演讲者是来自天津大学的冯伟教授,演讲题目是《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当信息技术遇上文化遗产》。他向听众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措施方面的作用,并围绕十余年来对敦煌壁画进行检测保护的案例进行了深入阐释。项目组运用相机精确重定位系统,通过微变监测技术对监测洞窟产生的微小变化进行准确感知与测量,同时借助图像分析、机器学习与摄影测量学等相关技术,对文物病害进行了多尺度量化分析,为其撑起科技的“保护伞”。


08:宋洋洋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重视的几个经济学常识

    第八位演讲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他以《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重视的几个经济学常识》为题,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循环的大背景,针对文化产业支柱作用的理解、文化生产的规律性、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公共物品属性、文化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非标准化等八个方面,从经济学视角带来了对文化产业的深度剖析,并强调了文化产业春天的到来。

 

    最后,季铁院长再次对演讲嘉宾进行了感谢,并从数字文化内容、新形态的创新、文化生态的工具等方面对论坛进行了总结。期待明年春天再见!

 

撰稿人:张朵朵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