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精彩回顾|“对话:数智时代的文化与设计”系列讲座第二十五期Troels Degn Johansson《规划、建筑和设计中程序化图像与未来类型》

20241128日下午,四合院109,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对话:数智时代的文化与设计”系列讲座第二十五期,来自皇家丹麦美术学院Troels Degn Johansson教授以《规划、建筑和设计中程序化图像与未来类型》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线上学术分享。此次讲座由我院张朵朵老师主持,本院2024级博士生同学线下参与,讲座交流氛围热烈。

1 本次讲座海报

2 Troels教授分享的线下会场

Troels Degn Johansson瑞典哥德堡大学设计学院院长(Head of Academy),皇家丹麦美术学院副教授,手工/玻璃和陶瓷系KADK Bornholm中心主任,我院海外客座教授,在跨学科设计研究理论、可持续设计与人-建筑环境信息视觉可视化等领域具有丰厚的研究与国际合作经验。在本次讲座中,Troels教授的分享内容主要以批判性方法、符号学基础、设计实践中的前后文件、程序化图像与未来话语等部分依次展开,通过在设计实践和图像表现理论之间建立对话,提出一些概念和分析方法,希望能够引导人们以更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方式理解设计过程中的可视化。

首先,Troels教授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身份出发,结合当前技术与商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与不同设计阶段中图像的应用,指出我们需要批判性地理解、实践和制作图像,并引入“向前的”实验图像(“Forwards-Oriented/Experimental Pictures)与“向后的”分析图像("Backwards-Oriented"/Analytical Pictures)。

随后,借助对图片和大众媒体的批判性理解,基于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与设计图像表现相关讨论,Troels教授指出,“我们需要一种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设计中的图像表现和意义创造”。基于借助皮尔斯(C.S. Peirce)的三种符号关系,Troels教授强调图像系统分析的基础在于探索意义如何通过符号系统构成,并从感知(Perception)角度讨论未来(Futurity)与图像类型(Pictorial Genre)的结合。而在文件的方向性上,借助传统研究体现的生产内容特点、与设计通过产生形式来解释设计问题的特点对比,Troels教授指出,在设计和研究的实践中,文件的前后方向与文件是在论证中整合还是分离相关,“向后”的文件描述并证明了一个论点,而“向前”的文件则验证方法

3 Troels Degn Johansson:设计实践中的前后文件

建设性设计研究的未来出发,Troels教授指出未来影响了设计师和设计过程的构建方式。在此基础上,借助程序化图像Programmatic Pictures的定义,以及埃米琳(Lars Emmelin)描述的规划沟通的可视化问题与对视觉媒体和图像表达方式的观察,Troels教授介绍了建设性设计研究(Constructive Design Research)中程序化图像的运用现状。

在此基础上,Troels教授围绕建筑和规划的设计可视化中的预测(Prognoses)、愿景(Visions)、场景(Scenarios)与计划(Plans四种系统详细介绍了这四种类型相关的定义、特征与未来联系,并对地理信息系统(GIS)CAD等成像技术进行相关讨论。此外,Troels教授还从艺术维度切入探讨当下与未来,包括艺术能力对图像类型的确认与挑战,以及价值、观念、地点和表达方式之间的表达联系等。

4  Troels Degn Johansson场景作为图像类型

5 Troels Degn Johansson:围绕艺术维度的相关讨论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Troels教授与我院博士生围绕艺术创作图像与技术生成图像的价值对比、可视化的多学科应用、推辨(Speculation)设计与未来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同时,Troels教授对同学们在讨论中展现出的深入思考能力与良好的理论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对未来与我院开展更深入合作与交流的殷切期待。


内容 赵欣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