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201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名额增加,我院3位同学分享申请成功经验

Bulletin

201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名额增加,我院3位同学分享申请成功经验

       10月30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拔计划,将选拔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25,000人,比2014年增加17%。选派类别主要为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交流生等。

       近年来,我院成功申请公派出国攻读博士、硕士联合培养等项目的同学逐年递增。通过国家公派渠道,在硕士就读期间或者毕业之后继续在海外知名院校进行知识扩展已成为很多同学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选择。这里邀请我院吴永萌、郭寅曼、范顺忠等3位目前正在海外学习的同学分享他们申请国家公派留学的成功经验。

问题1:请简述一下自己的申请周期,一些硬性指标,及主要准备的材料?

范顺忠(以下简称“范”):首先介绍一下,我申请的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中的联合培养硕士,申请此类项目附加的条件主要有:1.申请时从事艺术学科相关的专业学习。 2.需要学院或者导师与国外学校有实质性合作。(湖大设计学院有很好的国际影响力,跟国外许多高校都有合作比如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和意大利米兰理工等)。申请时需要达到留学基金委和国外学校的外语要求,比如CSC要求托福95或者雅思6.5。申请主要准备的材料就是外语成绩和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攻读学位类)或者邀请信(联合培养类)。 然后其他一些材料可以关注学校的官方通知,临时准备就可以了。

郭寅曼(以下简称“郭”):我申请的也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它跟CSC(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同时段申请的,四月初截止。我申请的类别是硕士研究生,整个准备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准备国外高校的申请资料,二是拿到国外高校的offer之后申请CSC资助。申请国外高校需要就各个学校的要求来准备,通常包括作品集、语言成绩、个人陈述、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学位证翻译公证。在三月底前,拿到offer之后,就需要凭借offer来申请csc,这里需要准备的材料与申请学校的材料大同小异。最重要的还是要拿到国外学校的正式offer这一关,语言成绩和作品集是重中之重。我大概是在11月份开始准备语言,12月初考完托福并开始做作品集和各种文书,1月份向国外学校投出申请资料,2月底3月初开始收到offer,3月开始准备csc的申请资料,4月初向学校递交所有csc申请材料,4月中旬收到csc面试通知,4月下旬北京面试(申请学费资助的需要面试)。

吴永萌(以下简称“吴”):我申请的是CSC的攻读博士。首先申请CSC是从2月就开始准备了,湖大研究生院李建老师这方面的工作做的特别好,所以我就是按部就班的跟着他的指导来的。要注意的是参加李建老师通知的会议,按时间节点完成要准备的材料,并且他会提供很多模版可以参考。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基金委的网站填写申请表格,主要是基本信息以及Research Proposal。硬性指标就是要拿到对方的offer,英语要达到雅思6.5托福95。

问题2:申请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或者教训是值得学弟学妹们注意的?

范:申请过程中,有些材料有严格的格式和内容要求,比如邀请信,研究计划和导师简历,可以参考研究生院提供的模板好好准备。需要指出的是,申请联合培养的学生需要有明确研究计划,因为联合培养是双方学校科研上一些合作,所有务必要在申请之前和国内外导师确定好自己研究课题(要结合国外导师的特长)。

郭:申请过程中,最好能对你所申请的学校有一定的了解,学校招收学生是一个互相match的过程,如果能在作品集和个人陈述里,表现出你与学校项目的吻合,以及能解释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学校,学校的课程能带给你什么提升是比较好的。

吴:CSC这两年对“研究计划”比较看重,所以提交给CSC的中文材料(我是将申请国外的proposal翻译整理的)最好也仔细斟酌一下。然后我觉得最好有一些已经发表的论文或是参与过的国家或省级项目作为支撑。重要的是给CSC一个明确的题目和有结构的研究逻辑,以此证明你是有能力进行博士研究的。然后就是仔细检查表格,不要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据我所知有的人填错学校名字,但是否因此悲剧也不得而知)。同时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最好先问一下李建老师或者公派群里的同学。另外,我有听同学说过CSC对专业也有挑选,例如相关设计的或者艺术的(例如music),尽量选择从留学基金委的艺术渠道申请公派。因为我的专业有一个technology,因此顺利被选中。但这个说法没有经过考证,所以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申请后准备出国时,就是要把时间预备好,一些该做的检查提前做,护照签证提前办(留下办签证的收据报账),以免7、8月出国人数暴增耽误时间。然后就是选择留学服务机构,据说北京比较靠谱。

问题3、来英国/美国学习两个月之后的收获和感想?

范:来英国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没有强制性的管理很容易让自己迷失,所以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知道该怎么样开展学习研究。所以这两个月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该怎么样去学习。玛丽女王学院的最大的特色和强项就是交互音乐,这里有很多大牛,他们既是工程师也是音乐家,当然也是设计师和艺术家。喜欢媒体技术和交互音乐的同学十分适合来这里学习。

郭:美国这里节奏很快,课程压缩的很紧,挑战很大。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语言不能适应,英语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事情。

吴:出国要尽快的适应学校的制度,毕竟与国内还是不太相同,要尽快搞清楚毕业的条件等等,然后迅速的设定自己的计划。尽量抓住机会与导师聊天,通过他们了解一些不同于国内的情况。另外,如何与同学尽快的融合也比较重要,融入他们要有策略,让他们觉得你很有趣。例如我会把作业做的比欧洲同学更有设计感,他们看到了觉得不错会主动找我聊,还会邀请我一组做作业。

问题4、其他任何想分享给学弟学妹们的信息

范:艺术生项目是CSC新增加的项目,所以竞争相对小一些,所以特别适合设计院的同学申请。另外,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个误区:联合培养主要以研究为主,是不上课的,跟交流生不一样。想要上课和更多感受国外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议大家还是申请攻读学位类的(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最后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因为CSC刚刚有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国外好多学校都还没有知道联合培养硕士,比如我是联合培养硕士,但是我在英国学校的身份是联合培养博士,相应课程难度也是博士级别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郭: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很重要。

吴:在这里祝愿设计院能有更多的学弟学妹成功申请上CSC项目,获得公费出国的机会。

 

相关链接1:201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拔计划确定,将选拔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25,000人,比2014年增加17%。

http://www.csc.edu.cn/News/2acf973ba1a84ca69f5386a574771906.shtml

相关链接2: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2015年博士和研究型硕士申请指南

http://www.qmul.ac.uk/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students/feesfinance/funding_phd/index.html

玛丽女王学院基本申请流程与去年类似, 最迟于2015年1月31日前提交在线申请,成功通过评估环节的申请者将于3月初收到申请留学基金委公派所需的各项材料,以便本人及时进入留学基金委申请流程。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