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2015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会议活动日程(最新)

Bulletin

2015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会议活动日程(最新)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湖南大学、明志科技大学、中意设计创新中心
政府指导机构: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经信委

二、会议主题:变革与交汇——新设计的文艺复兴

设计学科的技术基础和社会需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设计越来越多的以创新的形式介入到更多的产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设计的内涵、技术条件与服务形式都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从造型设计转向服务过程与交互体验设计,从面向个体的设计转向面向群体的社会化设计,从面向产品的设计转向面向行业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设计。
这些变化在设计教育里体现尤为凸显,特别是中国大陆过去30年里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迁,多学科、多领域、跨文化已经成为未来设计的核心,需要设计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师从设计的本源、理念、工具和方法层面重新思考。我们相信,设计是一种新的驱动和创新力量,如何在人本主义、科技发展以及复杂多变的文化认同危机中,做出合理与平衡的选择,借鉴历史上文艺复兴与包豪斯前期所给出的经验,可以让东方智慧在全球化潮流中创造全新的发展机遇与价值。
2015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以设计教育作为出发点,邀请海峡两岸及海内外设计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并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议同期进行,主旨在于汇聚全球华人界的设计学人与实践精英,针对工业设计全产业链中的工作方法及创新机遇,展开全方位的交流和沟通,对全球创新设计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产业发展与社会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大会关注的主要议题包括:
1.设计的本源
适应设计转变的同时,更需要我们时刻思考设计的本源。大会将邀请哲学、美学、艺术学、设计学理论专家及青年文化研究者,针对设计哲学、设计文化、设计思维、青年与消费文化等进行思辨,探寻当下工业设计的内涵与发展目标。
2.设计教育与关键科学技术发展
针对数字化条件下的设计教学、新兴科学与技术的介入、工业设计工程、服务设计与管理科学、设计的视觉化方法、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设计创新等展开研讨,讨论新技术条件下设计教育的形式、方法与趋势。
3.设计与产业创新
研讨面向交通工具、高端装备、智能硬件、信息服务、文创产业等领域的设计实践、工具与方法,分享产业环境下的设计创新价值与经验。
4.设计与社会福祉、可持续创新
以华人社区和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展有关乡村建设、城乡互动、社区营造与社会创新方法的比较与经验交流,探讨设计如何驱动社会进步、人类幸福与可持续发展?

三、会议主要活动
1.11月5日晚,2015年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年会;目前参与主持和分享的嘉宾有:陈冬亮、曲延瑞、刘和山、徐佳、辛向阳、余隋怀、宁绍强、熊兴福、陈炳发、林伟、卢纯福、苏建宁、邓学雄、宋建明、过伟敏、范圣玺、吴翔、丁长胜等教授。
2.11月6日全天,设计文化与教育论坛。特邀下列嘉宾作关于主旨演讲:
何人可: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设计学组委员;
梁又照:教授、台湾工业设计协会首席顾问、世界华人设计论坛发起人;
江润华:教授、台湾明志科技大学设计系主任、2018年世界华人设计论坛承担单位负责人;
何晓佑: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20年世界华人设计论坛承担单位负责人;
吴海燕: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设计学组委员;
刘天民:教授、美国奥本大学;
吴俊杰:教授、華梵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長;
丑宛如:教授、台湾实践大学工业设计系;
费俊: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
陈冬亮: 研究员、北京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
黄世辉:教授、台湾云林科技大学;
雷海波:视觉中国创始人及战略顾问、太火鸟创始人/CEO;
陈江: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等。
其他参加演讲的嘉宾还有来自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成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大同大学等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的知名教授及专家学者,共计约近20场精彩演讲。

3.11月7日上午,设计与创新专题研讨会。由嘉宾介绍行业创新经验并组织与会代表互动讨论。
专题一:交通工具与高端装备设计,主持嘉宾有:
御园秀一(HideichiMisono):教授、日本前丰田集团艺术设计技术研究社前CEO;
赵江洪: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张帆:广汽集团设计总监;
郑素霖:东风汽车设计总监;
黄斌:通用泛亚汽车执行副总监等。


专题二:设计、网络与科技创新,主持嘉宾有:
钟代笛:IEEE标准化委员会理事;
王菁:华为UCD设计总监;
伍国平:华为终端公司第一设计室设计主管;
Colin M Gray:助理教授,美国普渡大学;
谭浩:副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刘伟:助理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助理;
颜其锋:湖南大学媒体实验室(深圳)主任、研究员;
卢刚:湖南大学媒体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动点科技创始人等。

专题三:文创设计、社会创新与社区营造,主持嘉宾有:
娄永琪: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
张凌浩: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
宋建明:教授、中国美院副院长;
季铁: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王昀: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何颂飞:副教授、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院;
宗诗婷:研究员、英国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
蒋友燏:助理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刘梦菲:日本hers实验设计研究所工业设计师兼营销经理;
刘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清华美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主任等。

专题四:服务设计与跨媒体设计,主持嘉宾有:
罗仕鉴: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
王国胜: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SDNBeijing国际服务设计联盟(北京)主席;
周博: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讲师;
彦风: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国家数字媒体创新中心负责人;
袁翔:助理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王巍:湖南大学媒体实验室(深圳)高级研究员;
胡莹:助理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等。

4.11月7日下午,优秀论文分享会。
本届会议共收到海内外相关论文131篇,经过大会邀请海内外专家评审,共有64篇论文入选。大会将邀请与会论文作者就设计方法、设计教育、设计实践、设计研究等议题分组介绍交流。

5.11月7日晚上,第二届设计引擎(Design Engine)青年创客论坛。
大会将从演讲嘉宾中选择10名高校青年教师及行业创客先锋,与长沙学生创业群体、本地创客团队开展一场深度对话和讨论,就当前的学术热点及行业创新案例展开交流和辩论。

6.11月8日上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校友研讨会;

7.专题教学工作坊,大会期间将同期举行4场创新设计工作坊。

四、会议时间与地点
2015年11月5日-8日 湖南长沙
湖南大学、湖南省科技厅工业设计创新平台
会议报到地点及指定酒店:湖南长沙茉莉花国际大酒店1楼(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38公里)。

五、参会相关事项
1.会议费用
会务费1200元/人(包括会议注册、论文集及会务用品等);与会者将由组委会统一预订食宿,住宿费及差旅费自理;所有缴纳了费用的参会者均可凭银行转账凭证或现场缴费后向组委会领取会议代表证及可报销的会议收费收据。
2. 参会报名截止日期
请在2015年10月31日前发回参会回执(点击下载),并通过银行转账提交会务费,以便组委会提前安排住宿及编印论文集。
3.汇款方式
银行转账
账户名称:湖南大学
账 号:593757349624(在用途中请注明单位、姓名以及“2015工设研讨会”)
开 户 行:中国银行长沙湖南大学支行

六、论文作者相关事宜
1. 论文出版
本次所有入选论文均会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具有国际书号的论文集《变革与交汇-2015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论文集》。大会组委会将在入选论文且进行现场论文报告的作者中遴选部分优秀论文推荐到《湖南大学学报》、《包装工程》、《设计》等国内EI、CSSCI、CSCD检索期刊发表,推荐到相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版面费由期刊另行按标准收取。

2. 论文版面费
本次大会论文集不需另外缴纳版面费,参与会议的论文作者需要在10月20日前完成大会注册并完成缴费。

七、大会组委会及联系方式
大会咨询电话:0731-88822418 谢媚老师
会务联系人:李薇 15580870474、马梦云18771044451
会议咨询网址及邮箱:
会议将及时更新参与演讲嘉宾的信息及具体日程安排,敬请关注。


八、媒体及企业支持
设计在线、《设计》、《包装工程》、动点科技、电子工业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等,也欢迎其他有兴趣的媒体及企业参与支持。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