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情感赋能——多场景智能机器人”设计共创工作坊在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工作坊面向全国高校开放招募,最终遴选出10支跨学科优秀队伍参与实践,成员来自湖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涵盖工业设计、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工作坊采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形式,围绕“机器人从任务工具向智能伙伴的转型”展开为期12天的设计探索与共创实践。
本次工作坊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彭宇助理教授与曹立雄副教授担任联合授课导师,并邀请宇树科技工业设计总监李洪年、Neurobo 创始人郭轶捷担任行业导师,共同为学员提供多维度的设计指导与产业视野支持。

工作坊成员合照
本次工作坊作为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创新孵化奖”企业命题机制下的重要实践项目,旨在通过“平台牵引—企业出题—高校应题”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企业汇聚前瞻性创新方案,为高校学子搭建真实产业语境下的实战教育平台,加速学术成果向产业价值的转化。
围绕“多场景智能体机器人”的命题方向,工作坊聚焦开发具备跨场景适应能力与多维交互方式的智能伙伴型机器人,推动其从单一任务执行工具向更具情感温度与交互能力的智能体系统演进。参与队伍将以“技术翻译者”与“体验定义者”的双重身份出发,围绕机器人技术、造型设计与情感交互进行整合性探索,提出融合工程可行性与人文关怀的创新解决方案。

宇树科技发布企业课题
在工作坊首日的开营环节中,彭宇老师主持启动仪式并简要介绍了工作坊整体安排与共创任务,帮助参训同学快速进入设计节奏。随后,宇树科技工业设计师刘星雨围绕命题主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针对同学们在技术理解与应用场景构想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在主题分享后,线下学员现场体验了宇树科技的明星产品——四足机器人 GO2,亲身感受其运动能力与产品特性,在此基础上正式启动小组讨论与共创环节,标志着为期十二天的探索正式开启。

工作坊成员与宇树机器狗互动

工作坊成员进行小组讨论
此次工作坊的开展,是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深化“新工科”背景下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学院始终坚持以“交叉融合、知行合一”为教学理念,依托设计与工科优势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设计教育向技术前沿与产业实际延伸。
作为以“设计+工程+人文”为核心特色的综合创新平台,学院不断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系统思维、工程理解与人文关怀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此次工作坊依托真实企业命题,通过校企协同的实战环境,使学生在应对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前沿议题中,深化设计的系统性思考,拓展技术与场景的理解边界,有效提升其设计创新能力与实践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