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老辅导员”有话说第十三期主题沙龙在设计艺术学院D1栋二楼会议室举行。2021年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22年贵州省高校“最美辅导员”、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王婷婷副教授做客本期辅导员沙龙,作“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主题分享。本次沙龙由杨文蕴工作室承办,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文蕴主持,来自设计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等10个学院的多名专职辅导员参加,党委学生工作部郭少滨副部长、曹璐老师、刘诗怡老师出席。
王婷婷老师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为题,结合自身丰富的职业生涯经历,从“辅导员职业是否有发展”“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建设目标在哪里”“如何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对辅导员职业发展、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及工作室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享,全方位解析了辅导员工作的新路径。
王老师首先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出发,详细介绍了辅导员岗位的演进过程和历史脉络。她强调,辅导员的发展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是为了帮助更多学生实现自我提升。谈及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建设目标,王老师提出了“四清”原则,即拎清意义、弄清任务、摸清规律、理清路径;面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三次危机期,王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发展通道来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
她建议辅导员们建立自信,提高认识,抓住平台,扬长避短,懂得规划,找准方向,并学会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王老师还强调了扎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鼓励辅导员们凝练日常工作,提升职业能力,成为一名踏实、创新、专业的辅导员。
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面,王老师介绍了其主持的“文心”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举措、基础和成果。她提到,工作室通过主题宣讲、助农直播、“讲好中国故事”系列品牌活动等方式,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做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并创作新媒体传播作品,扩大文化育人影响力。最后,王老师提出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原则:主题性、开放性、有效性,并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路径。
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郭少滨对王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高度肯定,对其分享的满满干货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及我校对于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所做的工作部署与规划。
郭部长指出,此次沙龙为我校辅导员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思路和工作室建设经验,对推动我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辅导员刘佳谈到,王婷婷副教授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了深度剖析,她以自身经历为镜,阐述了辅导员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作为高校辅导员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自身素养。我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积极投身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辅导员方婷谈到,辅导员工作室不仅是辅导员提升自我、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学生工作创新、提升学生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王老师整合资源,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文心”辅导员工作室,深耕文化育人,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范本。
机器人学院辅导员江颖谈到,王婷婷老师的分享让我了解到了辅导员工作从九十年代到近年来与时俱进的发展动态,深知唯有持续学习、更新理念,方能贴合学生需求。同时,贵州大学在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经验极具参考价值,让我意识到辅导员工作竟能这般多元且深入,这极大地鼓舞着我们满怀热忱地投身育人事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王怡静谈到,王老师结合自身成长故事,分阶段、分目标讲述了自己在探索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思考,并分享了“文心”工作室的建设举措与亮点工作,许多优秀的经验使我深受启发,也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机会与优秀的辅导员们交流工作经验。
通讯员:邓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