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湖南大学《大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中—侗锦篇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大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工艺创新人才培养》侗锦班学员于201872日,前往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省通道县牙屯堡镇枫香村中国侗锦传承基地进行为期22天的交流与创作。期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织造技艺传承人粟田梅老师进行现场教学,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季铁教授与特聘专家杨苗老师为学员集中授课。

季铁老师以报告的形式介绍了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的背景、简介、目标、团队和工作方法,以及社区研究与社会创新实践的探索,内容主要包括社会需求的定义和设计介入的跨学科研究活动组织,最后介绍了社区研究与社会创新的知识组织,通过对涉及的相关一级二级学科的分类和整理,形成知识组织系统。

季铁教授在武陵山非遗文创中心分享新通道与社会创新项目

杨苗老师带领学员参观怀化市武陵山非遗文创中心展厅,详细介绍了 “梭说”品牌旗下产品亚麻围巾与女包的研发经历,分享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故事,梭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地方产业赋予了侗锦以新的生命,用传统的技法来创造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产品。

杨苗老师在武陵山非遗文创中心为学员讲解梭说侗锦亚麻围巾

季铁教授、粟田梅老师、莫东林主席及学员们进行学术讨论

季铁教授在枫香村中国侗锦传承基地授课

文坡村党支部书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党的十九大代表粟田梅老师向学员们一一介绍侗锦织造工具,视频展示侗锦织造过程中的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并亲自带领学员参观枫香村,了解其建设与文化发展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寨门与侗锦图案的石道就是村民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寨门前竖起的公益石碑刻录着捐款人的姓名。

粟田梅带领学员参观枫香村并做介绍

为体验当地民风民情,项目组团队组织侗锦班学员对皇都侗族文化村、平坦乡、横岭村、高步村、阳烂村、程阳八寨与三江市清花秀坊进行了走访与调研,观看文坡村“六月六”文艺节目汇演。观察当地村民与自然空间、人与人的交互关系,挖掘当地有价值的文化符号,使设计师对侗锦的产品基因与相关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老师与学员走访通道县高步村

      在三江市清花秀坊对侗绣作品进行讨论

观看文坡村“六月六”文艺节目汇演侗锦作品展示节目

为帮助当地织娘开拓视野、提高织造水平、加深织娘与设计师的互动,来自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孟昕老师与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梁韵老师分别以“文创案例开发”与“特质服装设计”为主题,与文坡村的织娘们进行分享。梁韵老师通过小罐茶案例、新加坡SAUGHT品牌案例、鼎食记与斧韵壮族侗鼓产品设计等课程案例与织娘们就文创开发进行了探讨。孟昕老师则以服装新材质“纸材”作为切入点,展示了立体剪裁、平面剪裁与使用新材质进行服装设计的方式方法。

孟昕老师向当地织娘分享 “文创案例开发” 课程

      梁韵老师向当地织娘分享 “文创案例开发” 课程

学员向专业的织娘学习织锦、挑花与编织侗带

      整理枫香村老戏服与老艺人进行交流

学员进行侗锦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Welcom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