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14:30,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亚辉、团委书记邓志刚率领学生骨干一行,前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开展调研交流。师生们首先参观了数控加工实验工坊平台,近距离了解先进设备的运行原理与应用场景。此外,还赴数字媒体创作中心和创新材料实验室进行体验交流,就多学科协同与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续校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借鉴。

随后,两院就学生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指导、学院文化建设、党支部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会。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雪青主持,其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学生代表一同出席。

在学生工作与人才培养方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以“海派风格”为特色,推行学生主导的管理模式和品牌活动;每年举办联欢晚会、枕头大战等文体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归属感。两院一致认为,应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升级,培养具备跨领域视野和设计思维的领导型人才,既能胜任大厂、科研院所、党政机关等多元岗位,又能在设计事务所等创新平台中发挥专长。各方还分享了本科生深造率和就业率数据,并交流了升学规划、科研助理推荐、专业教师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就业支持举措。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还重点介绍了“设计创意节”、“樱花集市”等文化品牌活动,将课程作业转化为商业实践,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丰富了校园美育氛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结合乡村振兴、非遗扶贫等社会实践案例,探讨了通过文化项目扩大学院影响力的有效路径。此外,与会两院一致认为,咖啡角、懒人沙发等开放式学习空间可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交流和创意碰撞环境。
党支部建设同样是本次交流的重要议题。两院分享了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培养的有效做法;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通过“红星电台”、“红色数据可视化”等项目将党建融入日常考核,增强了工作实质成效。与会代表还就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普遍认为要在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指导之间寻求平衡,并构建民主权益反馈机制,以提升组织活力和公信力。

最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师生骨干在同济大学逸夫楼报告厅聆听了何人可老师题为“人因与文化数据驱动的智能设计”的精彩讲座。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师生们被何老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讲解所吸引。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表示收获颇丰,纷纷就智能设计方法与未来研究方向与何老师进一步交流,为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智能化与人本设计领域的探索注入了新思路。最后,与湖南大学校友们进行合影留念,定格这段难忘的学习与交流时光。

本次调研交流活动思想交流热烈,成果丰富。未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新起点,不断深化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及各兄弟院校的携手共进,共同编织学生干部培养的协同网络、锤炼党支部建设的坚实堡垒,为学生工作品牌与就业指导注入澎湃动力,让青春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别样光彩。